2024.12.1 ~ 31
12/1
徒4:1 - 4:31
-
1-22节。逼迫。宗教集团的领袖们现今公开地逼迫门徒。是什么使彼得和约翰被捕(3节)和释放(21节)呢?彼得为他们辩护时,提供了什么言词上和可见的证据?当我们应当挺身而出仗义直言时,有时却会因惧怕人而缄默下来吗?
-
23-31节。祷告。二人回到他们的同道那里,他们就一同祷告。试在他们的祷词中探索那三重的理由(24-28节),祈求(29,30节)和结果(31节)。你能在类似的困难情况下,以如此的勇敢和乐意来祷告吗?
12/2
徒4:32 - 5:16
在这个对初期教会团契的透视中,将巴拿巴真诚的自我牺牲,与亜拿尼亚和撒非喇之假冒为善与贪婪,作了鲜明的对比。
-
在4:32-37节里,彰显了团契的哪些本质?请参考33节其中的一个结果。
-
是什么是亜拿尼亚和撒非喇的罪显得这样严重,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犯这种罪呢?为什么神必须施行这种审判呢?它产生了什么效果呢?
-
你能从巴拿巴的行动学到什么榜样?你从亜拿尼亚与撒非喇的态度,又能避免什么危险呢?
注:
-
5:4。这节经文就证明,4:34-37所说的奉献完全是自願的。
-
5:9。”试探”:这词的意思是使神受考验,向祂挑战或激怒祂。比较出17:2,7;徒15:10。
12/3
徒5:17 - 5:42
-
使徒们不理会逼迫和警告(比较4:17-21),继续作见证。试思想一下这件事之所以可能,天使(19节)、圣灵(20,32节)和迦玛列(34-40节)所扮演的各种不同角色。你经历过同样的限制而去对人谈论基督吗?
-
试思考来自宗教对立的四种不同反应(17,24,26,33节)。最后他们责打使徒们。比较彼前2:20,21。你是否怕为主作忠心的见证而受苦呢?
12/4
徒6:1 - 7:8
-
使徒们如何处理6:1所提之初期的那些困难呢?各对寡妇、七执事,与12使徒造成哪三种后果?我们从他们对这件事的处置可以学到什么教训?
-
试注意关于司提反的生平和工作的三件事(6:5-15):(a) 他生命突出的特色(5,8节);(b) 他所受逼迫的本质(11-13节);(c) 所加于他的控告(13.14节)。比较可14:57,58,和徒21:27,28。忠实地为基督作见证,不可少的条件是些什么?所可能的后果又是什么?
注:
-
6:1。”说希利尼话的人”,指那些住在外国并且说希腊语的犹太人。”希伯来人”,是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他们说犹太语。
-
司提反的工作使初期教会的增长进入一个很重要的阶段。他的教训”首先在犹太教与基督教间劈开了一个缺口”(见Tyndale 新约注释,第75页)。
12/5
徒7:9 - 7:43
司提反的讲论是要证明:(a) 神与祂的百姓同在并不限于一个特别的场所或建筑物(2,9,10,30-34,38,44-49各节);和(b) 基督绝非打倒摩西,祂像摩西一样,是所应许的先知,也是摩西自己曾经讲论过的那一位(37节)。
-
神要约瑟(9-16节)和摩西(20-43节)拯救祂的百姓脱离奴役。请注意:(a) 他们居住的那些地方;(b) 他们要做的工作, (c) 他们的弟兄怎样对待他们,以及(d) 他们的成就。他们在哪些地方预表了耶稣基督的工作呢?
-
以色列民灵性上的盲目,在25-43节中都有描述。它首先怎样表现在思想、意志和願望上(39节)?最后又如何表现在行动上呢(40-43节)?其所招致的刑罚是什么?神今日仍然这样对待祂的百姓吗?
12/6
徒7:44 - 8:4
-
司提反在结论中怎样教训人关于会幕或”法柜的帐幕”,以及所罗门所建的圣殿或”圣所”之神圣起源,并指出它们仍然是不完全的呢?他怎样指责那些控诉他的人呢?我们应当注意这里所明示或暗示的什么积极性的真理呢?
-
试思考司提反和他的主在生活、性格,及受死上相似之点。这种相似之点是从什么而来的呢?比较林后3:18。
-
司提反:(a) 受难的见证(参8:1,3 ),和(b) 门徒的散布(参8:4,5;11:19,20),对教会造成的结果是什么?请注意一个完全献身与神的工作的人,神能藉著他成就何等大事。
12/7
徒8:5 - 8:25
-
试用腓利所要克服的那些困难来衡量他在撒玛利亚之工作的成就。比较约4:9。他成功的原因何在?比较约14:12;徒1:8。当神的大能显出来时,便有什么结果随之而来呢?参6,18-21各节。这样的记载应当使我们注意到哪些方面呢?
-
西门在理智上已信服福音的真理与大能,但他的心并没有改变。这种真面目是怎样显露出来的呢?我们羡慕神的灵的能力,怎样才对?怎样才不对呢?
注:
-
14-17节。无疑地,圣灵所以还没有降在撒玛利亚的信徒身上,其缘故是因为这是教会第一次扩展到犹太人的疆界之外,圣灵的印记(弗1:13)应当藉著使徒们的代表彼得和约翰赐下,是很恰当的。 在同样的方式下,彼得被拣选往尼哥流那里去(10:5),但腓利可能那时是在该撒利亚。
12/8
徒8:26 - 8:40
-
请注意在腓利遇见这个埃提阿伯人以前,他对于主已经表现了多少实际的兴趣和反应。在他能”欢欢喜喜的走路”回去之前,他还需要什么呢?有什么类似的帮助,我们可以用来寻求神,并为我们自己发现更多祂的真理呢?
-
当一个人指导另一个人信靠基督之时,从腓利身上我们能体认到:(a) 所需要的素质,和(b)所用的方法。你願意奉派去担任这种使命(26,29节)吗?
12/9
徒9:1 - 9:19a
-
这几节经文怎样显示了基督的大能、尊严和威荣,又怎样表现出祂的怜悯、爱心与恩典呢?比较提前1:12-14。
-
主叫亜拿尼亚担任什么任务?他在哪一方面是我们去帮助初信者时应当学效的一个好榜样呢?
12/10
徒9:19b - 9:31
-
保罗怎样从一开始作基督徒就表现出他的真诚呢?比较约壹3:14;徒26:19,20。
-
将31节和6:7做一比较。请注意教会如何扩展了它的境界。也请注意31节特别提到之健全的灵性生活的两个记号。这些记号,与那些在保罗的生活上所见到的(见本课问答题1),也见于你的生活中吗?
-
试将保罗所遭受犹太人的反对和他在大马色(22-25节)和耶路撒冷(26-30节)所经验的基督徒团契做一比较。今日一个人成为基督徒,仍然可能会使他碰到新仇敌和新朋友吗?
注:
-
保罗在加1:17所说往亚拉伯去的事,大概应该介于徒9这个故事之21-22节之间。
12/11
徒9:43 - 10:33
-
参注1和注2。试将约帕和该撒利亚这两座城,以及那两个家人和哥尼流作一对比。这背景现在已经准备好,要让外邦人来接受福音了。这件事要实现,谁的介入是必须的呢?我们能接受福音,应当感谢谁呢?
-
神如何同时对彼得和哥尼流教导新的真理呢?请注意所需要除去的成见和所显明的顺服。当神将一些新的,和与你天然的成见或偏好不同的事物教导你时,你也願意顺服祂吗?
注:
-
9:43。这一节其实应该属于哥尼流的故事之中。约帕是一个十足犹太化的城镇,保持着古代的传统;该撒利亚是一个半异教化的城市,处处仿效罗马。
-
10:1。哥尼流是个外邦人,而且是个敬畏神的人,他参加犹太人的崇拜,不过没有成为犹太教徒。
-
10:4。”已蒙记念了”:这词语在利2:2使用过,是与记念之祭有关的字眼。天使所传的信息向哥尼流保证,虽然他未受割礼,无份于圣殿中的献祭,然而他的祷告和赒济,都已蒙神悦纳了。
12/12
徒10:34 - 10:48
-
彼得从那异象认识了什么新约的真理呢?参34和35节4,并比较28节。请注意,除非彼得认识了这一点,否则工作便不能发展。我们不願意学习某一种神所启示的真理,是否拦阻了神在我们里面,并藉著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呢?
-
当彼得向犹太人讲话时,他用哪些真理来唤醒他们的良心呢(比较2:36和3:13-15)?他现在用了什么真理?你在这篇讲词中发现有任何其它的迹象,足以表明这篇讲词是对异邦的听众而讲的吗?我们向非基督徒传福音时,我们应当从这些特色学习到什么教训呢?
-
试思考本章所示之哥尼流的品格。如果他从前是这样虔诚的人,他信耶稣之后有什么收获呢?比较11:13-15。
注:
-
34,35节。彼得这些话的意思,并不是说人能靠他们的善行得救,而是说,像哥尼流及其友人们这样的人,并不会因为他们的国籍而不蒙神眷顾。在神的眼中,他们敬虔的心灵,正如在犹太人中同样的心灵和行为一样,会蒙神悦纳的。
12/13
徒11:1 - 11:18
奉行割礼的门徒团体(2节),是耶路撒冷教会的保守派,他们强调一切的人都必须行割礼。比较15:1,5。彼得要向我们解释他对哥尼流所采取的行动。
-
彼得在详述他会见哥尼流这件事时,他强调哪个要点?请注意彼得关于祷告,关于神的异象和行动,关于天使和圣灵所担任的角色这些事情所说的话。神对于:(a) 外邦人(14,17,18节),(b) 奉行隔离的门徒团体(18节),和(c) 彼得(16,17节)所采取的行动,产生了什么结果呢?
-
试将1:5的经文,与11:16,17,和弗3:6做一比较。彼得要认识到在神的话中含有更多的真理,是他起初所未体会到的,而且体认到神已经将社会的、国家的、和宗教的藩篱除掉时,他绝不可能将它们再竖立起来了。你和别人之间是否保留着任何必须除掉的某一种藩篱呢?
12/14
徒11:19 - 11:30
安提阿城,是罗马帝国叙利亚省的省会,是这帝国的三大城市之一。它以商业,艺术和文学著称,亦以邪恶及浮华而臭名远播,它后来成了保罗多次游行佈道旅程的终点。
-
福音传到安提阿,一开始就有什么显著的特点,与什么影响广泛的结果呢?
-
那里的教会的建立有哪些显著的阶段?而巴拿巴又担任了什么角色?我们能怎样教导并鼓励青年基督徒呢?
-
27-30节。一个幼小的外邦教会给予耶路撒冷较成长的教会以援手。请注意这教会的活力,影响,以及基督徒精神。比较2:44,45;4:34-37。你的基督信仰,有像这个教会一样在实际的奉献上表达出来吗?
注:
-
26节。旁观的世人,体会到这教会明显地不是犹太人的一个会堂,就给他们起了一个新名字:”基督徒”。
12/15
徒12:1 - 12:24
-
请从1-4节和18-23节,将希律的品行概括起来。他怎样,并且为什么暴毙呢?我们现在是为荣耀神而活吗?比较林前10:31。
-
祷告时教会使彼得重获自由的武器。请注意:(a) 其性质(5节),(b) 其障碍(6-11节),(c) 其结果(12-17节)。那些作祷告的人,并不相信所发生的事情是真的(14,15节)。你相信代祷能行大事吗?比较林后1:8-11节,和弗3:20-21。
12/16
徒12:25 - 13:12
保罗从帕弗到安提阿的旅程,包括一段三千六百尺从海边攀登至高原的斜坡路,这高原顶是一个繁盛的罗马文化的地区。这也许可以说明那称呼马可的约翰可以回去的缘故,他遭遇到过于他启程时所预料到的清形。也请注意在安提阿会堂中有两个人——犹太人和敬畏神的的外邦人(16和26节)。
-
保罗在他头一部分的讲词中(16-25节),如何表明耶稣的降临乃是记载在旧约里,神在历史上的作为的顶点呢?
-
保罗论到复活时(30-39节),他怎样说到:(a) 耶稣复活的原因;(b) 旧约关于耶稣复活的预言;以及(c) 耶稣复活的结果呢?什么特别的福气是神所赐的一种保证呢?比较罗4:35。
注:
-
39节。保罗在这里将两种称义的方法对比地并列在一起:一种是靠遵行律法,却达不到所想达到的目的;另一种是借着信靠耶稣,将人立刻带进完全称义的福气之中。比较腓3:6-9。
12/17
徒13:13 - 13:43
保罗从帕弗到安提阿的旅程,包括一段三千六百尺从海边攀登至高原的斜坡路,这高原顶是一个繁盛的罗马文化的地区。这也许可以说明那称呼马可的约翰可以回去的缘故,他遭遇到过于他启程时所预料到的清形。也请注意在安提阿会堂中有两个人——犹太人和敬畏神的的外邦人(16和26节)。
-
保罗在他头一部分的讲词中(16-25节),如何表明耶稣的降临乃是记载在旧约里,神在历史上的作为的顶点呢?
-
保罗论到复活时(30-39节),他怎样说到:(a) 耶稣复活的原因;(b) 旧约关于耶稣复活的预言;以及(c) 耶稣复活的结果呢?什么特别的福气是神所赐的一种保证呢?比较罗4:35。
注:
-
39节。保罗在这里将两种称义的方法对比地并列在一起:一种是靠遵行律法,却达不到所想达到的目的;另一种是借着信靠耶稣,将人立刻带进完全称义的福气之中。比较腓3:6-9。
12/18
徒13:44 - 13:52
安提阿的犹太人,因保罗所传藉基督得蒙赦罪的信息而将那些敬畏神的人吸引去了,便满心嫉妒(45节),他们原希望那些人最后会完全归附犹太教的。
-
犹太人这次因嫉妒而反对保罗和巴拿巴之工作带来了什么结果?比较18:5,6,28:28。你是否会因为别人的反对而使你的见证沉寂,或使你的基督徒工作停顿下来呢?有些人拒绝回应,能说明什么?
-
保罗和巴拿巴现在转向外邦人。在46和47节列举了哪两种理由?(参注1)在:(a) 他们将福音作更广的宣讲与召聚更多的信徒上,以及(b) 归主者的经验上,得到了哪两种结果?
注:
-
47节。比较赛49:6。这引证的话,至高的意义是指耶稣基督,但保罗视自己是在继续耶稣所开始向外邦人传福音的使命。
-
46-48节。犹太人被弃绝是因为他们自己的错。外邦人被收纳,全然是由于神的恩典和祂预定之目的实现了。这便说明了属灵真理的两方面,这两方面是时常需要保持平衡的。
12/19
徒14:1 - 14:12
保罗继续在小亚细亚大小城市做游行佈道的工作。他时常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性的中心地带,从那些地方开始工作。以哥念是位于从东到西一条主要商道上的一座商业繁盛的城市,在那里有犹太人和外邦人。路司得是一座较小而且比较乡村化的城市,居民也比较朴实,教育程度也较差。
-
1-7节的每一节都叙述在以哥念发生的事件以后的新发展。从这些发展就可以辨认出这工作的三个主要阶段。在你的基督徒工作中你是否曾发现反对(来自人或撒但)却带来了祝福?
-
8-12节。在路司得,有一个瘸腿的人得痊愈了。(a) 那个人的病况如何?(b) 他的信心的性质和起因如何? (c)众人的反应又是如何?
12/20
徒14:13 - 14:28
-
保罗在15-17节中列举出关于神的哪五种基本的真理?他怎样应用这些真理呢?比较11,14,15节。你想保罗今天会将这种信息传给谁呢?
-
19-25节。保罗和巴拿巴不顾犹太人的反对,回到设立了教会的那些城市去,坚固那些教会。他们在哪些方面鼓励这些刚刚成为基督徒的人呢?对在信仰上彼此帮助,我们从这些事可以学到什么功课?
-
保罗和巴拿巴对差派他们出去的教会做报告。比较13:1-3与14:26-28。他们的报告注重的是什么?
12/21
徒15:1 - 15:12
-
在安提阿新成立的外邦人教会,与较老的耶路撒冷犹太教会间所争论的问题是:”外邦人根据什么条件可以得救?”(a) 保罗和巴拿巴(参14:27);(b) 犹太教的教师们(1,5节),各作了怎样的答复呢?请写下你认为得救所不或缺的条件。
-
7-11节。彼得用哪三个事实提醒耶路撒冷的议会?他从这些事实引申出什么结论?先进的教会或成熟的基督徒,能从基督教中非必要的行为或礼仪,硬要不同文化的新兴教会或初信的人遵守吗?
注:
-
6-21节。路加只记录了结论。这次的讨论课能历时多日,而且经过热烈的辩论。
12/22
徒15:13 - 15:34
-
14-21节。主的弟弟雅各,是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他可能是这次会议的主席,在这里做了一个总结。他作了什么判断,而且是根据哪些理由呢?你认为这种判断会使犹太人和外邦人都满意吗?
-
22,23节。这结论用什么方式通知外邦人,而其结果有如何呢?在基督徒同伴中对于:(a) 基本要道,与(b) 非基本要道和那些只凭个人良心有关的事情发生歧见时,你能从整个辩论中引申出哪些原则来作你的指导呢?
12/23
徒15:35 - 16:5
-
保罗和巴拿巴因何事而起争论呢?谁是对的,还是二人都错了呢?比较约21:21,22;提后4:11。你能不赞同别的基督徒,而又能不与他争吵吗?
-
当保罗失去巴拿巴和那称呼马可的约翰的帮助时,神为他作了什么准备呢?他们在这阶段工作的方针是什么呢?比较14:21-23;18:23。你能在哪些方面帮助初信的基督徒坚固信心呢?
-
12:25-16:5。在此第四阶段(指信心之门对外邦人敞开)发生的进展有哪些,试列举出来(参纲要)。
注:
-
16:3,4。保罗坚决反对给外邦信徒行割礼为得救所必需的说法。这一点在他将耶路撒冷议会的决议交给门徒遵守这件事上就表明了。但是在犹太人眼中,提摩太一生下来就是犹太人。而且,如果他不带着他犹太国籍的记号,在传播福音的新工作中,将会引起不必要的攻击。比较林前9:20;加5:6;6:15。
12/24
徒16:6 - 16:15
一个新的时期在这里开展了,记录了保罗向外佈道最大的努力和成果;在马其顿,亚该亚,和亚西亚这三个罗马帝国重要的省份,福音被传遍。
-
6-10节。保罗在这时期受到哪几种不同方法的引导呢?试在地图上查考一下这引导是多么值得注意。有什么迹象可以从这件事看出神并非时常照我们所期望的方式引导我们呢?
-
11-15节。福音临到欧洲。有什么证据表明:(a) 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在这时期加入了保罗的佈道团? (b) 工作开始时规模很小(关于13节,请比较13:14-16;14:1,2,和亞4:10上),和(c) 吕底亚真正从圣灵重生了?你曾否尝试为神组织庞大的工作,而不让神开始小规模而能持久的工作呢?
12/25
徒16:16 - 16:40
-
16-24节。这次逼迫的起因如何?它在哪一方面与一般所记载的逼迫有所不同?请从路加那非常生动的叙述中,注意这次逼迫的连续过程。在你的基督徒生活中,你发现自己受到新的方式的试探或逼迫吗?
-
用棍打(22节)是非常吃不消的。然而保罗和西拉很安静,而且很喜乐。是什么使他们得胜呢?比较腓4:13;提後1:7,8。保罗坚持要官府公开宣告他们是无辜的(37节)。这样做对推广福音有什么用处呢?是否有任何方式可以使我们能用政府当局或公共机构协助推广福音呢?
-
是什么是狱卒相信的呢?他的得救,什么是不可少的呢?在他的生活上,有什么立即的改变呢?比较8:39;13;52。你的得救使你有主的喜乐吗?
注:
-
20,21节。作为罗马的一个殖民地的腓立比,是以其和罗马的关系和特权为荣的。所以,对那些宣教师的控诉会惊动群众和官府。
12/26
徒17:1 - 17:15
帖撒罗尼迦是马其顿的首府和人烟最稠密的城市,也是内陆河沿海的贸易中心。庇哩亚是一座较小的城市,位于其西南方约60哩。
-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和庇哩亚访问和传道,关于:(a) 他传达的地点,(b) 他传道的特色,(c) 他主要的信息,(d) 那些相信的人,和(e) 所发生的逼迫,我们可以学到什么教训?保罗在帖前1:1-2:16记述了同一事件。你有没有体会到具有战略性之基督徒见证的机会,可能稍纵即逝呢?我们应当怎样行呢?
-
11,12节。经文中怎样描写那些在庇哩亚犹太会堂敬拜神的人,并且为什么对他们加以赞许呢?在你的生活中和查经中,有这些特色吗?
12/27
徒17:16 - 17:34
保罗在雅典面对一群哲学家,他们极想听取别人的意见,好让他们能将这些意见装在他们观念的破布袋中,而且,他们对于旧约的背景也一样一无所知。关于保罗这次访问雅典的事,如果可能,试参考Tyndale新约注释136-146页(中文版),以得到最有帮助的解释。
-
16,21节。保罗传扬福音,是出于什么动机?并且用什么方法呢?基督有要求人效忠的权利,人不承认祂这种权利,必会惹起神的忌邪,你对这一点有所认识吗?
-
22-34节。试研究保罗的讲章,并注意:(a) 他怎样赢得他的听众的兴趣(22,23节),(b) 关于神与宇宙,与人类,与偶像及雕像的关系,他都有什么教训(24-29节),和(c),他劝告人对神必须起的反应(30-34节)。保罗极力使基督教的信息与他的听众的思想和背景发生关系。他不用华而不实的词句。关于今日的讲道,你可以从这点学到什么呢?
12/28
徒18:1 - 18:17
哥林多城是亚该亚省的省会,而且是罗马帝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它以商业及学术著名,但亦以罪恶臭名四播。
-
试思考保罗在一个邪恶的异教城市中,想在那里建立一个教会所面对的艰巨工作。请注意:(a) 基督徒团契的价值(2,3,5,7,8各节),和(b) 神对保罗所作的吩咐和应许(9-11节)。比较林前2:3。这是神对一个气馁之基督徒工作者的答覆吗?这些事对你在困难的情况中有所鼓励吗?
-
试比较4,7,和12各节所提保罗工作的三个不同的场所。保罗遇见什么拦阻,并且得到什么鼓励呢?请注意新的机会和新的鼓励会随拦阻而来。让我们祷告,使我们有此同样忠心的恩典。
12/29
徒18:18 - 18:28
-
保罗旅行了一千多哩后,结束了他第二次游行佈道的旅程(18-23节)。路加很简略地回顾过去几个月的情形。请在地图上找出保罗所访问过的地方,和他希望达到的目的地。
-
在24-28节中,有一篇属于亚波罗之简明的描写。(a)关于他的圣经知识;(b) 他的热心; (c)百基拉和亚居拉对他的帮助, (d)他讲的道,和 (e)他的工作的价值(比较林前3:6),说了什么呢?试用这五点问问你自己,看看你从亚波罗身上能学习到什么。
注:
-
18节。”他因为许过願”:保罗为什么许願,不得而知。虽然如此,这种举动在犹太人中是常见的。
-
22节。”(他)就上……去”:就是上耶路撒冷去。
12/30
徒19:1 - 19:20
以弗所是幅员广大而又富庶之亚西亚省的首府,是商业和宗教的中心,以其为女神所建庙宇及所铸神像而著名。
-
亚波罗在以弗所只将约翰的洗礼教训人(18:24,25)。保罗到了以弗所的时候,他发现这些门徒在知识和确实的经验上还缺少了什么呢?这也是你的经验吗?你想正确地教导别人,自己就必须先充分瞭解,你体会到这是多么重要吗?
-
20节概括了16:6~19:20保罗在以弗所的工作和路加的这一整段经历,即在马其顿、亚该亚,和亚细亚传福音的经过。用什么方法和特别事件而使他们在以弗所有这种结果(8-19节),并且靠着什么能力而在这三个省份收到这样巨大的成果呢?比较14:14,18:9,和19:11。这个回顾将你的基督徒生活上的如何弱点显露出来了吗?
12/31
徒19:21 - 19:41
路加对以弗所之动乱的生动描写,是对保罗及其同伴所面对之逼迫的一篇忠实记载,也是对群众心理的一篇透彻研究。
-
21,22节。保罗对于将来有什么计划呢?他的目光转向何处呢?但他必须先作那两件事呢?比较罗15:19,23,24。你的基督徒工作是有计划的,或是偶然为之的呢?
-
动机和逼迫的起因为何?它怎样蔓延开,又怎样平息下来呢?请特别注意:(a)基督教信仰对一个人的事业和财富所带来的挑战(25,27节);(b)热心宗教之人群的盲目(比较26,26,35,36节);(c)保罗在佈道工作上所付的代价,所享受到的团契,和所得到的保护(28-31,37-41节)。在这些真理中,哪一样是我个人最需要留意的呢?